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近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 关于印发2022年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南焦作氨阀股份有限公司荣列其中。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是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代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南省“专精特新”评定按照《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豫工信企业〔2022〕87号),经公司自愿申报,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推荐,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认定我公司为2022年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
发布日期:2022-06-25
查看更多2018年8月4~5日,“2018河南省冷冻冷藏新技术研讨会”在焦作市田园牧歌大酒店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河南省制冷学会主办,河南华天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承办,中南焦作氨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宜兴市华鑫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协办。来自双汇、众品、华英、思念等多家省内知名食品企业的制冷技术骨干以及来自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宜兴市华鑫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省外制冷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河南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隋继学教授与会致辞。河南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冷冻冷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贾丰良工程师主持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院党林贵副院长解读了制冷行业压力容器及管道等方面的国家政策及管理规定,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炜、宜兴市华鑫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强分别作了“制冷新产品新技术在食品冷冻冷藏行业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随后,众品集团总工程师张明四、双汇集团设备总监任绍民、华英集团设备经理郑先文、中原四季物流港设备经理罗荣彦等企业负责人针对目前制冷行业中冷库建设、制冷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开展了专题讨论。 本次会议已改以往大会主旨演讲、代表被动听讲的形式,以圆桌会议、充分探讨、集思广益的方式,提高了大家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性,针对性强,沟通学习效果好。会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今后河南省制冷学会应多组织一些这种针对性强的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8-08-11
查看更多2017年12月14~16日,第九届全国制冰机产业研讨会暨2017年河南制冷学会学术年会在焦作市迎宾馆召开。 我公司作为河南省制冷学会理事单位受邀参加会议并对会议提供了支持,我公司是参加会议的一家氨用阀门生产企业。大会上,我公司温国旭副总工程师作了《制冷阀门的选型及使用》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与代表的好评。16日上午,与会代表与专家到我公司参观考察,对我公司产品及企业规模、实力有了进一步了解,纷纷索取产品样本等宣传资料,表示愿与我公司加强沟通合作。2017.12.19与会代表参观我公司温国旭副总工程师发言大会现场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2017年4月12日,我公司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参加第28届中国国际制冷展。在此期间,氨阀公司推出的新产品二氧化碳系列阀门样品和循环播放的宣传片不断吸引过往客商的眼球,前来参观和咨询的同行和友人络绎不绝。展览会上,有多家企业项目负责人在中南氨阀展台前驻足,他们有的是咨询产品用途、有的是咨询工艺参数、有的是洽谈合作。 时间虽只有短短三日,但获得了满满的喜悦和收获。就让意犹未尽的我们,2018年,让我们相约北京。探讨制冷阀门的发展趋势与客户沟通、交流洽谈合作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2016年12月10日河南省制冷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郑州顺召开,中南焦作氨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本次大会,并当选河南省制冷学会理事单位。 中南氨阀40余年专注于制冷系统阀门等元件的研发、生产,研发制造出氨、氟、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截止阀、节流阀、止回阀、过滤器、阀等产品,始终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为保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科研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确保产品科技先进性,是国内制冷阀门行业领军企业,是河南省制冷学会理事单位一家制冷阀门生产企业。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日前,以我公司为主起草制定的国家标准《氨用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201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号为GB/T26478-2011。 链接地址:国家标准:GB/T26478-2011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主持起草GB/T26478-2011《氨用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国家标准;获得国内技术成果2项、焦作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拥有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被命名为制冷阀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焦作市科技型企业……”近日,中南焦作氨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田喜战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该公司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品的销量、竞争能力、知名度在行业内稳居排头兵地位。 据介绍,该公司在成立之初仅有6种规格的灰铸铁截止阀,年产销额不足300万元。多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先后开发了流体管焊接阀、铸钢阀、球铁阀等系列产品,特别是开发研制的采用无缝钢管焊接阀门,具有结构新颖、流量大、流体阻力小、承压高、重量轻等特点,达到国际水平。2013年,国内一些企业的冷库发生了因液氨泄漏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大胆采用锻造工艺,成功研发出具有较高的保障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锻钢阀系列产品。“通过持续不断地产品创新,为企业发展赢得广阔的市场,现在公司的月产销额相当于原来的两年。”田喜战说。 在一排排成品前,田喜战拿起一个氨阀向记者介绍,该公司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先后完成了120余项制造工艺的创新。例如,覆模砂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即提高铸件精度和表面质量,大幅度降低了废品率,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对焊接工艺进行了大胆创新,选用焊枪摆动器、工作台转位器等自动化器件组装的自动焊设备,实现了圆周焊缝自动焊。与焦作市大明创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自动相贯线切割机,实现了相贯线自动切割工序,减少了人工氧气切割、车床加工等工序,有效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目前正在研制相贯线自动焊接设备。 该公司工程师温国旭介绍,从铸铁阀到钢制焊接阀,再到精煅系列阀,该公司秉承“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在完善和改进现有产品的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产品始终处于国内地位,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市场上没有永远畅销的产品,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能够不断发展。”田喜战说,“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以创新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做到既有大众化产品,又有产品,在产品的宽度和深度上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制冷阀门行业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新路。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2015年5月28日,中国制冷学会单位(团体)会员大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中南焦作氨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的产品质量,受到中国制冷学会和业内广大合作伙伴的好评,被评为中国制冷学会2015年度会员单位。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提出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方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方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2方针和目标 指导思想 全方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基本方针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方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的发展道路。 基本原则 市场,政府引导。全方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突破。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战略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能力,全方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类别指 标2013年2015年2020年2025年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880.951.261.68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1(件)0.360.440.701.10质量效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283.183.584.585.5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7.5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6.5左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两化融合宽带普及率3(%)3750708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4(%)5258728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27335064绿色发展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18%比2015年下降3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22%比2015年下降4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23%比2015年下降4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2657379 1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 宽带普及率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代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家庭户数。 4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数量(相关数据来源于3万家样本企业,下同)。 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3任务和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方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领域的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方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出口自主品牌产品转变。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性和主动性。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政产学研用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促进向价值链延伸。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组建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我国标准国际化进程。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大力推动标准实施。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稳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研究制定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及维权成本的政策措施。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方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制定工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发布工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标达标,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 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加强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积累。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投向“四基”领域项目。 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设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产品技术、标准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企业示范活动,普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消费品质量。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等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风险。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量传溯源能力。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国际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五)全方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方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积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质含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大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全方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壮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 (六)大力推动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保障等核心技术,全方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研发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开发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工业平台软件和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2.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数控机床。开发一批、高速、、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开发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3.航空航天装备。 航空装备。加快大型飞机研制,适时启动宽体客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航天装备。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推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方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突破体系化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7.电力装备。推动大型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8.农机装备。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9.新材料。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行业、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方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发展。研究制定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 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推动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存量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示范作用,利用双边、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行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东中西部制造业协调发展。积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改造提升现有制造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八)积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8-01-19
查看更多